新能源产业突围中的诱人前景
- 发布时间:2025-11-01 22:42:27
- 来源:行业动态
- 访问量:
新能源产业突围中的诱人前景
- 发布时间:2025-11-01 22:42:27
- 来源:行业动态
- 访问量:
中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0多年,然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我国能源消费量已超过了20亿吨标准煤,变成全球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严重偏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流,使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呈恶化趋势。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是煤炭21%、石油40%、天然气23%、水电5%、核电10%、其他1%;同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为:煤炭66%、石油24%、天然气3%、水电6%和核电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属“低质型”,能源经济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能源成本高、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差。目前我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而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当年GDP的1%~2%,其潜在的损失有可能是在4%以上。而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以上,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我国国内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长期能源供应将面临严重短缺。虽然我国的能源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水平有限,能源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还不到世界中等水准的2/3,今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巨大的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可见,开发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迅速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使用比例,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消费所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保障能源供应、减缓能源供应对国际依赖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最重要的包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和海洋能源等。随着能源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产业也慢慢地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能源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小水电、太阳能利用和沼气的开发规模和技术发展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太阳能热水器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与销售规模每年均以20%~3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到800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太阳热水器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累计拥有量已占世界的50%。此外,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还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的光电产品也发展较快。上世纪60~80年代,我国先后从美国、加拿大引进了7条生产线,经过消化、吸收建立了自己的光伏工业。在解决无电地区供电、微波通信、气象测报和航标及户用电源等方面,光电产品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地区,建起了10千瓦、20千瓦、25千瓦的独立光伏电站以及太阳能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为当地人民群众解决了照明和电视电源问题。
我国拥有世界四大地热带之中的两条,即环太平洋地热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地热资源的储存条件也较好,高、中、低温地热均有,已发现的地热点3200多处,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的查明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远景储量达1353.5亿吨标准煤,西藏地热田新探出的地热温度达330℃。2005年,我国地热采暖面积已超过1400万平方米,利用地热种植培养面积3172万平方米,养殖面积2899万平方米。
我国大陆海岸线多万平方公里,海洋能资源约4.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为1亿千瓦、海洋温差能1.5亿千瓦、盐度差能1.1亿千瓦、波浪及海流能约1亿千瓦。海洋能扩大利用,特别是在潮汐发电方面,我国已有成熟技术。波浪发电也有一定基础,浮式和岸式波力发电均有开发。但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和投资渠道等原因,目前发展缓慢。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作为占领未来能源领域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我国也不例外。第一,从总量上说,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仅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水能等几种能源一年能够得到的资源量相当于46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是当前煤炭消耗量的4.4倍。目前,小水电资源只开发了1/3;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量不到可开发量的千分之一,风资源的开发量仅相当于可开发资源的万分之九,现代生物能技术的开发量仅相当于可利用资源量的0.3%,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利用量更是微不足道了。这说明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巨大潜力。将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重点在发电和中低温供热这两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但可以缓解我国用煤发电的环境问题,也可以在房屋采暖、制冷、居民热水供应以及大量的中低温工艺用热需求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第二,我国政府对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格外的重视。2006年1月1日,我国施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大大推动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年利用量要达到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年利用量要达到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规划》提出,从2006年到202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的总投资额预计达到2万亿元,将覆盖水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地热、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主要技术领域。
第三,我国有着广阔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需求市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商品能源特别是优质能源,如煤气、天然气和电力的供应仍然处于短缺或极低水平,无电的状态任旧存在,这些地区大都分布在我国边远地带,无法并入电网或使用常规能源,但这正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用武之地。所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四,随着时下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上全国各地进行的生态环境工程和对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宣传,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工程的应用及其产业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关注。我们始终相信,中国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慢慢地发展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电话:4000-400-959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西北里段庄16号
邮箱:boulsen@sina.com
友情链接: 开云体网官网 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kaiyun体育官网
Copyright © 2002-2017 boulsen. 开云体网官网体育网站-kaiyun官方 版权所有




